河渎神,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此调始创作者人云不一,无凿据确定。初出之处亦无资参校。南宋黄昇《花庵词选》云:“《河渎神》则咏祠庙。”渎:本义是沟渠,衍为河流大川。秦汉时期的《尔雅·释水》云:“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原注海者也。”即河流入海的河川方叫作“渎”。中国古代自周朝以来,祭祀河神就成了一种定制。民间专门祭祀所居住区域河川的河神;官方则祭祀名川大江的河神。所以,各地祭祀的河渎神仙各不相同,祭祀的形式也五花八门。
另外,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认为,《河渎神》是“送神迎神曲”。总之,调名本意即咏在祠庙举办祭赛河神的活动。此调最早的作者唐温庭筠的同题词,开篇即云“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犹含调名本意。调见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所辑唐温庭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