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词牌名,又名“内家娇”“神仙伴侣”“骊山石”,原唐教坊曲。此调有单调、双调不同诸格体。以孙光宪《风流子·楼倚长衢欲暮》为正体,三十四字,八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一百一十字,前段十二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等八种变体。代表作品有《风流子·楼倚长衢欲暮》等
风流子
2024-11-08 18:55 浏览次数 20
2024-11-08 18:55 浏览次数 20
风流子,词牌名,又名“内家娇”“神仙伴侣”“骊山石”,原唐教坊曲。此调有单调、双调不同诸格体。以孙光宪《风流子·楼倚长衢欲暮》为正体,三十四字,八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一百一十字,前段十二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等八种变体。代表作品有《风流子·楼倚长衢欲暮》等
风流子,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清徐铣《词苑丛谈》云:调名出自《文选》。刘良《文选》注:“风流,言其风美之声流于天下。子者,男子之通称也。”南朝梁范静妻诗云:“托意风流子,离情肯自私。”《花间集》载孙光宪此调三首,似为联章体,其次首词意尤合调名。此调在唐时为单调小令,宋为慢词,二者迥异。小令体,《词律》卷二、《词谱》卷二, 皆列孙光宪所作“楼倚长衢欲暮”,单调,三十四字,八句,六仄韵。慢词体,周邦彦《清真集》、吴文英《梦窗词稿》人黄钟商(大石调)。又名“内家娇”“神仙伴侣”“骊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