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2024-11-08 18:55 浏览次数 24

月下笛,词牌名,调始周邦彦《片玉词》。调名本意即咏词人春夜月下听笛时的所思所想。以周邦彦词《月下笛·小雨收尘》为正体,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等四种变体。代表作品有曾隶词《月下笛·帘下》等。

月下笛词牌名简介

月夜听笛,古代诗人多所描述。如唐高适《塞上听吹笛》诗: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唐赵嘏《长安晚秋》诗:“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描述出静谧、安详的月夜传来乐音激越嘹亮的笛声,静中取动,韵味深邃;加之朦胧月色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显得意境深远宁静。调名本意即咏词人春夜月下听笛时的所思所想。

《词谱》卷二十七:“调始周邦彦《片玉词》。因词有‘凉蟾莹彻‘及‘静倚官桥吹笛”句,取以为名。”《填词名解》卷三:“《月下笛》,由彭元逊‘江上行人‘词得名。”《填词名解》大误。此调周邦彦已有词。考时代,周邦彦生于宋嘉祐元年(1056年),卒于宣和三年(1121年),属北宋末期人。彭元逊之生卒虽不详,但于南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解试,与周邦彦相差一个半世纪,故由彭元逊词而得名之《月下笛》,实属无稽之谈,益甚于斯!

月下笛词牌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