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

2024-11-08 18:55 浏览次数 38

望远行,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原是小令,始自五代韦庄。至北宋,方演变为慢词,始自宋柳永。以李璟词《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为正体,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五十三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等变体。代表词作有柳永《望远行·绣帏睡起》等。
原是小令,始自五代韦庄。至北宋,方演变为慢词,始自宋柳永。
任半塘《教坊记笺订》云:“调名本义与汉鼓吹曲内之《望行人》同。唐王建、张籍均有《望行人》辞,孟郊有《望远曲》。”敦煌曲辞亦有此调名。调名即咏眺望出征人或出行人渐行远的本意。此调自隋唐五代至宋初,由令词演变为慢词,俱名《望远行》。
此调小令始见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所辑唐韦庄词;慢词始见北宋柳永《乐章集》。

望远行词牌名简介

望远行,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原是小令,始自五代韦庄。至北宋,方演变为慢词,始自宋柳永。

任半塘《教坊记笺订》云:“调名本义与汉鼓吹曲内之《望行人》同。唐王建、张籍均有《望行人》辞,孟郊有《望远曲》。”敦煌曲辞亦有此调名。调名即咏眺望出征人或出行人渐行远的本意。此调自隋唐五代至宋初,由令词演变为慢词,俱名《望远行》。

此调小令始见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所辑唐韦庄词;慢词始见北宋柳永《乐章集》。

望远行词牌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