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隋殷英童《采莲曲》有“莲叶捧成杯”句,取以为词调名。宋苏轼《中山松醪》诗自注:“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调名或本此。
韦庄词寓有一段悲情故事。据《尧山堂外纪》载:“韦庄,字端己,著《秦妇吟》,称为‘秦妇吟秀才‘。举乾宁进士,以才名寓蜀,蜀主王建羁留之。庄有宠人,姿质艳丽,善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词,强夺去。庄追念悒怏,作《荷叶杯》《小重山》词,情意凄怨,人相传播,盛行于时。官姬闻之,不食死。”“荷叶杯”原为单调小令,二十三字,韦庄重填一片成为双调,并每片增两字。
此调用韵极复杂,每句用韵,平韵与仄韵互换。单调两换仄韵;第三句平韵,与结句叶韵,其间包孕两仄韵。双调每段两仄韵,两平韵;前后段凡四换韵。单调有六字句、二字句、三字句、七字句;双调有六字句、二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故此调句式复杂,极富变化,奇句与偶句相间,尤其二字句使此调特色突出。由于用韵与句式的复杂,使此调音节曲折变化,宜于表现片时苦涩的沉郁的复杂的情感。此调格律严密,形式精巧,初学者不宜填作。宋人仅许棐作有双调一首,可见此调在宋代已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