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的古诗词
《长安道》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内的景象和官员们的活动,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乐钟声动,平津树色开。
中郎长戟卫,丞相小车来。
新成赐将第,更筑候神台。
谁念公车客,空怀作赋才。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长安城内的景色和官员们的活动展开。首先,诗人描绘了长乐钟声的动静,平津树的绿意盎然,给人一种宁静和繁荣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了中郎(官职名)持长戟守卫,丞相(官职名)乘坐小车而来,显示了朝廷的威严和繁忙。然后,诗人描述了新建成的赐将第(官邸)和筑起的候神台(祭祀神明的台座),彰显了朝廷的荣耀和庄严。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无奈之情,谁会关注那些乘坐公车的官员们呢?而他自己却空怀着才华,只能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内心的苦闷。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长安城内的景象和官员们的活动,展现了明代时期朝廷的繁荣和庄严。同时,诗人的无奈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自己才华被埋没的苦闷和无奈。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cháng ān dào
长安道
cháng lè zhōng shēng dòng, píng jīn shù sè kāi.
长乐钟声动,平津树色开。
zhōng láng cháng jǐ wèi, chéng xiàng xiǎo chē lái.
中郎长戟卫,丞相小车来。
xīn chéng cì jiāng dì, gèng zhù hòu shén tái.
新成赐将第,更筑候神台。
shuí niàn gōng chē kè, kōng huái zuò fù cái.
谁念公车客,空怀作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