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萧衍的古诗词
《赠逸民诗 一》是南北朝时期萧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任重悠悠。生涯浩浩。
善难拔茅。恶易蔓草。
逆思药石。愻求非道。
珠岂朝珍。璧宁国宝。
想贤若焚。忧人如捣。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逸民的致赠和思考。逸民是指远离尘嚣、不事世务的人。诗中表达了一种对逸民生活的羡慕和向往。诗人通过对自己和社会现象的反思,以及对珍贵之物的质疑,表达了对真正的智慧和人格的追求。
赏析:
首句“任重悠悠。生涯浩浩。”表达了人生道路的漫长和责任的繁重。诗人意识到人生的旅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善难拔茅。恶易蔓草。”这句诗通过喻体,表达了善良之心往往难以坚持,而邪恶之道则容易蔓延。这句诗意味深长,反映了诗人对道德价值观的思考。
“逆思药石。愻求非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逆向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态度。诗人认为药石不应该只追求外在的珍贵,而是应当追求医疗的效果和道德的正确。
“珠岂朝珍。璧宁国宝。”这句诗表明诗人对于财富和权势的质疑。诗人认为珍珠并不一定是值得追求的珍宝,玉璧也不一定是国家的宝藏。他反思了社会上对财富和权力的过度崇拜。
“想贤若焚。忧人如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贤人的渴望和对人们痛苦的关切。诗人希望能有更多像焚烧一样热情地思考贤人的智慧,同时也对社会上的困苦和忧虑深感忧虑。
这首诗词通过对逸民生活的赞美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智慧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它呈现了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潮和诗人的独特见解。
zèng yì mín shī yī
赠逸民诗 一
rèn zhòng yōu yōu.
任重悠悠。
shēng yá hào hào.
生涯浩浩。
shàn nán bá máo.
善难拔茅。
è yì màn cǎo.
恶易蔓草。
nì sī yào shí.
逆思药石。
xùn qiú fēi dào.
愻求非道。
zhū qǐ cháo zhēn.
珠岂朝珍。
bì níng guó bǎo.
璧宁国宝。
xiǎng xián ruò fén.
想贤若焚。
yōu rén rú dǎo.
忧人如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