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二》与贺知章的乡愁

2025-04-12 06:32 浏览次数 9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对于故乡总是怀有一份深深的眷恋和不舍,无论是仕途得意还是落魄江湖,那份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常常溢于言表。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在他的《回乡偶书》中,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一位游子久别重逢家乡时的复杂情感,其中尤以第二首诗最为人所称道。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感受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愁。

《回乡偶书其二》全文如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诗人用“少小离家老大回”开头,短短七个字就勾勒出了一个人漫长的一生。这不仅仅是对时间的简单叙述,更是一种对生命流转、岁月无情的深刻感慨。年少时离开家乡,意气风发;而归来时已是满头白发,岁月在不经意间刻画了人生的痕迹。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外漂泊多年,但对家乡的感情始终未变,乡音仍旧熟悉亲切。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容颜已经衰老,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则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场景:当诗人回到故乡时,遇到了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他们因为从未见过诗人,便好奇地问他从哪里来。这一幕不仅反映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感,也体现了时间带给人的变化——即使是在熟悉的土地上,也可能成为一个陌生人。

《回乡偶书其二》不仅是贺知章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无数游子心中共鸣的心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后,对家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流传千古,感动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