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三首

2025-04-12 06:38 浏览次数 7

《贺知章回乡偶书三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回到故乡时,即兴写下的一组诗。这些诗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眷恋,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

### 一、《贺知章回乡偶书三首》的背景与创作过程

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朝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早年在京城长安为官,仕途顺利,但到了晚年,他选择了辞官归隐。当他返回家乡浙江绍兴时,心情十分激动,于是写下了这组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三首诗分别是:

1.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 吾富有钱时,深藏不用频。

如今散尽,更觉心太平。

### 二、第一首诗的情感与意义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少小离家、老年归来的情景。虽然乡音未改,但鬓发已斑白,反映出岁月流逝的无情。儿童们不认识自己,将他当成陌生的客人,这一细节更加突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这首诗充满了对时光飞逝和世事变迁的感叹,同时也表现出对家乡的眷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 三、第二首诗的情感与意义

第二首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景物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离别多年的家乡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人事皆非,唯有门前那片镜湖依然如旧。这里的“镜湖水”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作者心中不变的情感象征。无论外界如何改变,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情感始终未变。这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希冀。

### 四、第三首诗的情感与意义

第三首诗则显得更为豁达和超然。诗人提到自己在富有时深藏钱财,不轻易挥霍;而在贫困时反而觉得内心平静。这种心境的转变反映了他对财富和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物质上的富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只有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才是最重要的。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生活哲学,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智慧。

《贺知章回乡偶书三首》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这些诗篇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启示。通过对这些诗篇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贺知章这位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能感受到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