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以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作为创作背景,深刻揭示了宫廷内部的悲欢离合。在这首诗的背后,白居易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对政治、历史的沉思,通过“过华清宫”这一情节,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情感态度。
《长恨歌》原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玉龙三卧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山此去无归期。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过华清宫”一节尤为引人注目: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华清宫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行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它不仅是皇家园林的典范,更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象征。白居易在这部分描写了唐玄宗如何迷恋于杨贵妃的美色,以及他们如何在华清宫中尽情享受爱情的快乐,忽略了朝政大事。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也体现了白居易对历史事件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不仅仅是在叙述一段古老的爱情故事,他更通过这个故事来反思历史,表达了自己对于权力、爱情和政治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认识。《长恨歌》因此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经千年而光芒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