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一位思妇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本文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探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艺术特色。
一、词牌与背景介绍
“蝶恋花”是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原唐教坊曲,本采用于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柳永的这首《蝶恋花》创作于北宋景祐元年至皇祐五年(1034~1053)年间,正是他仕途失意、流寓江南之际。因此,词中充满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深深眷恋。
二、原文赏析
原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 上片写登高怀远,抒发离愁别恨。首句“伫倚危楼风细细”,描绘了词人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感受到微风拂面的细腻感觉。这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接下来“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通过“望极”二字,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黯黯生天际”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愁绪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心头,让人感到沉重压抑。最后两句“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通过描绘夕阳下草地的景色,以及自己默默无语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词人的孤独和无助。
2. 下片写思乡怀人,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首句“拟把疏狂图一醉”,表现了词人试图通过饮酒来麻醉自己的痛苦心情。然而,“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即使勉强寻欢作乐,也无法真正摆脱内心的苦闷。最后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表达得淋漓尽致。尽管因为思念而日渐消瘦憔悴,但词人并不后悔自己的付出,因为他深知这是为了心爱的人而承受的苦难。
三. 艺术特色分析
1. 情感真挚:全词以真挚的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还是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真挚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2. 语言优美:柳永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伫倚危楼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里”等句子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烘托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他的语言也富有音乐美如“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等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3. 意境深远:整首词以登高怀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行为来营造一种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还引发了他们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等问题的思考。
四. 结论
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以其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才华还体现了他对人生和爱情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柳永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