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长河中,王昌龄的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其诗歌成就在盛唐时期独树一帜,尤其擅长七绝。他的边塞诗作,以豪迈、悲壮的风格著称,不仅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更是被广泛传诵。以下是王昌龄最著名的十首诗及其译文,让我们共同领略这位边塞诗人的风采。
### 1.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从秦汉时期起,边疆的明月就照耀着边关;无数士兵远离家乡,踏上了漫长的征途,至今未能归返。如果那位英勇的李广将军还在,定然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越过阴山,侵扰我大唐的疆土。
### 2. 从军行(其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浓云密布,遮住了雪山的皑皑白雪;站在孤零零的城池上,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在这片黄沙漫天的大地上,经历了无数次战斗,身上的铠甲都已磨穿;但若不彻底击败那如楼兰般顽固的敌人,誓不罢休。
### 3.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寒冷的秋雨连绵不绝,随着江水一同流入吴地;天刚亮时,我就要送别客人,只留下楚地的山峦显得格外孤独。若你在洛阳的亲朋好友问起我的情况,请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那装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清白无瑕。
### 4.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
译文:
闺房中的少妇原本不懂得忧愁,春天里精心梳妆后登上翠绿的高楼。突然看到路边杨柳的新绿,心中涌起一阵后悔;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催促丈夫远赴边疆,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功名利禄呢?
### 5.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的绿色罗裙与荷叶浑然一体,仿佛是大自然特意裁剪而成;她的脸庞被盛开的荷花映衬得更加娇艳。当她轻轻划入荷塘深处时,身影几乎融入了碧波之中,难以寻觅;直到传来悠扬的歌声,人们才惊喜地发现她的存在。
### 6. 塞下曲四首·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译文:
秋蝉在枯桑林中嘶鸣,八月的萧关道上,行人稀少。士兵们不断出塞入塞,所到之处只见茫茫黄芦草。
### 7. 塞上曲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知塞垣寒,公主嫁乌孙。
译文:
秋风之夜渡过黄河,吹落了雁门一带的桑叶。遥想边塞城墙之外的严寒,就连远嫁乌孙国的公主也难以幸免。
### 8.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译文:
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悬。平阳公主因能歌善舞而新承宠爱,赐给锦袍以抵御帘外的春寒。
### 9. 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译文:
清晨金殿门开,手持扫帚打扫殿堂;暂时将团扇放在手中,独自徘徊。即使容颜再美也比不上寒鸦的羽毛颜色,因为寒鸦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飞去。
### 10. 青楼曲二首·其一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猎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译文:
骑士们骑着白马、佩戴金鞍跟随武皇狩猎,旌旗飘扬,队伍浩荡。高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远远看见尘土飞扬,知道队伍已进入长安。
只是王昌龄诗歌创作的冰山一角,却足以展现他作为“七绝圣手”的独特魅力与卓越才华。每一首诗都承载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对家国的深情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这些诗作的译文,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人共鸣,感受那份永恒的诗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