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2025-04-06 19:40 浏览次数 5

唐末五代时期,诗坛上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笔墨描绘着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其中,韦庄以其婉约细腻的词风,成为后世传诵不衰的文学巨匠。《菩萨蛮》系列词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尤其以“红楼别夜”那首最为人所知,其词句间的惆怅与深情,至今仍能触动无数读者的心弦。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开篇便是一幅离别之夜的画面,红楼之内,灯光昏黄,半卷的流苏帐透露出一丝暧昧与不舍。这样的场景设置,为全词奠定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基调。主人公在这静谧而略带压抑的氛围中,感受着离别前的片刻温存,这份温暖与即将到来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添几分哀愁。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月光如钩,夜色苍茫,美人含泪而别,这一幕如同经典电影镜头般定格在读者心中,让人不禁想象那份肝肠寸断的痛苦。韦庄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最深刻的情感冲击,展现了离别时刻的凄美与无奈。

韦庄并未止步于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而是进一步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升华到了普遍的人生感悟。“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这里的琵琶声仿佛化作了温柔的呼唤,提醒着游子归家,家中有如花美眷等待。这不仅是对具体人物的思念,也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与憧憬,反映了人们在动荡年代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菩萨蛮·红楼别夜》不仅是韦庄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共同的心声。它以小见大,通过一己之悲欢,映射出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离乱之感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在今天,当我们再次品读这首词时,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于美好感情的追求与珍视始终不变。

《菩萨蛮·红楼别夜》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以精炼的文字、深邃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关于爱与别离、梦想与现实交织的世界,让后人在赞叹之余,也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旅途与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