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的古诗词
诗词:《和次仲砚诗》
朝代:宋代
作者:李廌
《和次仲砚诗》是宋代李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说端溪风景优美,我心生疑,或许是土地所赋予的风光。那位人并非博学多识,这样的言辞未必适宜公开讲论。尽管外界称赞野客的美丽,但才华恐怕并不相同。纵使滋润毛笔,墨色犹如外在的表现,但文采的流露也许只是虚无的。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某个地方风景的怀疑和对人们评价的思考。诗人听说端溪的景色很美,但他对这个消息持怀疑态度,认为那美丽的景色可能只是土地的自然风光带来的,而非来自人文的创造。他认为那位人所说的话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这个人并非博学多识,所以他的言辞未必适宜公开讲论。
诗中提到"野客",指的是在乡野中自由自在的客人,他们的美丽被外界赞美,但他们的才华可能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高超。这种对表面美的质疑和对才华内涵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真实与虚幻、表面与内在的思考。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思考。他说,即使滋润了毛笔,使墨色饱满,但文采的流露可能只是虚无的,没有真正的内涵。这种对艺术的怀疑和对虚实之辨的思考,让人深思。
这首诗词通过对风景、人物和艺术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表面现象的质疑和对内在价值的关注,展示了他对真实与虚幻、形式与内涵之间的思辨。整首诗情感平和,用词简练,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写,呈现出深远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空间。
hé cì zhòng yàn shī
和次仲砚诗
wén dào duān xī hǎo, yí yīng wèi tǔ fēng.
闻道端溪好,疑应为土风。
bǐ rén fēi bó shí, cǐ yǔ wèi wèi gōng.
彼人非博识,此语未为公。
yě kè suī yún měi, cái huá kǒng wèi tóng.
野客虽云美,才华恐未同。
rú háo zī mò wài, wén huàn yì tú kōng.
濡毫滋墨外,文涣亦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