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的古诗词
《刘损斋主簿见示游广教和刘朔斋诗次韵》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叶村边白版扉,
在红叶村的边上是一扇白色的门,
林间剥啄愧新知。
在林间,鸟儿发出叫声,感到自愧不如新知。
离居自信难同俗,
离开家乡,自信心难以与世俗相同,
载酒何时许问奇。
何时才能载着美酒,寻求奇异之事。
黄蘖人亡空有寺,
黄蘖人已逝,只剩下空寂的寺庙,
锦袍仙去更无诗。
锦袍的仙人也已离去,再无人能写出诗篇。
知君此日登临意,
知道你今日登临的用意,
不比儿曹饱腹嬉。
不像一些儿童般满足于饱腹和嬉戏。
这首诗以景物写人,通过红叶村的白色门扉和林中的鸟鸣,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知识的不足和对新知识的渴望。作者离开家乡,自信心与世俗产生了隔阂,渴望能够有机会载酒寻奇。接着,诗中描绘了黄蘖人已逝、锦袍仙人离去的情景,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无常。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读者今日登临的用意的理解,认为这种用意与那些只满足于物质享受和嬉戏的人不同。
整首诗通过景物与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于物质享受的批判。通过描绘离居、逝去的人和事物,以及对于新知识和登临的渴望,诗中蕴含着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于精神追求的坚持,同时也引发对于人生意义和对于知识与享乐的思考。
liú sǔn zhāi zhǔ bù jiàn shì yóu guǎng jiào hé liú shuò zhāi shī cì yùn
刘损斋主簿见示游广教和刘朔斋诗次韵
hóng yè cūn biān bái bǎn fēi, lín jiān bāo zhuó kuì xīn zhī.
红叶村边白版扉,林间剥啄愧新知。
lí jū zì xìn nán tóng sú, zài jiǔ hé shí xǔ wèn qí.
离居自信难同俗,载酒何时许问奇。
huáng niè rén wáng kōng yǒu sì, jǐn páo xiān qù gèng wú shī.
黄蘖人亡空有寺,锦袍仙去更无诗。
zhī jūn cǐ rì dēng lín yì, bù bǐ ér cáo bǎo fù xī.
知君此日登临意,不比儿曹饱腹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