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的古诗词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四归宗寺》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听归宗早晚钟,
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
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
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
岩谷相连更几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游览庐山山阳七处名胜之一的归宗寺的情景。诗人把自己置身于山间,感受着早晚的钟声,体验着登上紫霄峰的劳累和懒散。他描述了墨池中叠起的溪石,以及岭上矗立的白塔和松树微微分散的景象。诗人提到佛宇争相鼎立,形容归宗寺山势雄伟,而僧厨则静待着来自十方的供奉。最后,诗人表达了他想要游览山北、东西两侧寺庙的愿望,形容岩谷相连,景色层层叠叠。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庐山归宗寺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苏辙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诗人通过描写归宗寺的钟声、紫霄峰的景色、墨池和白塔的存在,以及佛宇和僧厨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山间世界。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疲劳和懒散与山峰的高耸、墨池的叠石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疲惫和对山景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描述佛宇和僧厨的场景,诗人也展现了佛教文化在庐山的繁盛和深远影响。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庐山其他寺庙的愿望,描绘了山中岩谷相连、层层叠叠的景象,给人以神秘和诱人的感觉,让读者产生想要深入探索的冲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庐山归宗寺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和宁静寺庙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yóu lú shān shān yáng qī yǒng qí sì guī zōng sì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四归宗寺
lái tīng guī zōng zǎo wǎn zhōng, pí láo lǎn shàng zǐ xiāo fēng.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mò chí màn dié xī zhōng shí, bái tǎ wēi fēn lǐng shàng sōng.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fú yǔ zhēng tuī yī shān jiǎ, sēng chú zuò dài shí fāng gōng.
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yù yóu shān běi dōng xī sì, yán gǔ xiāng lián gèng jǐ zhòng.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