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的古诗词
《谪宋徙毫初闻周璠琵琶》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枣园憭栗桧厅寒,
醉倚琵琶倒鹖冠。
不似江州白司马,
只成怨恨不成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晁补之在谪居宋朝时听闻周璠弹奏琵琶的情景。诗中通过寒冷的枣园和桧厅的形容词,展现了孤寂和凄凉的氛围。作者在醉酒之后倚着琵琶,戴着倒鹖冠,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迷茫。他感叹自己不像江州的白司马那样受人欢迎,只能成为怨恨和悲伤的对象,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欢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凄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忧伤和无奈情绪。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自身的反思,诗人展示了自己在谪居时的孤独和痛苦。他用倒鹖冠和琵琶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与江州的白司马相比,作者感到自己无法得到真正的欢乐和快乐,只能沉浸在怨恨和悲伤之中。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过对景物和自身的描写,将作者的心境和现实境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无奈和痛苦。这使得这首诗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并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
zhé sòng xǐ háo chū wén zhōu fán pí pá
谪宋徙毫初闻周璠琵琶
zǎo yuán liǎo lì guì tīng hán, zuì yǐ pí pá dào hé guān.
枣园憭栗桧厅寒,醉倚琵琶倒鹖冠。
bù shì jiāng zhōu bái sī mǎ, zhǐ chéng yuàn hèn bù chéng huān.
不似江州白司马,只成怨恨不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