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的古诗词
《蔬兰》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清晨采摘寒冷的蔬菜,于野外的农田间,
在荒凉的深林中,发现了一丛芬芳的兰花。
世上虽然没有人将它们作为贤士的饰物佩戴,
但仍然有些幽居的人会在日常生活中采摘它们作为餐食。
诗意:
《蔬兰》通过描绘清晨采摘蔬菜和发现野生兰花的情景,表达了平凡之中蕴含的美好和宁静。诗人通过对蔬菜和兰花的对比,反映了世间的价值观和追求,并通过幽居者取用兰花作为餐食的形象,强调了生活中的简朴与自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清晨采摘蔬菜和发现兰花的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蔬菜和兰花作为自然界的代表,承载了平凡与高尚、朴素与美丽的双重意义。诗中的“寒蔬”和“荒林”与“芳兰”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兰花的珍贵和难得。
诗人通过“世无贤士纫为佩”一句,表达了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纫为佩是指将兰花作为饰物佩戴,象征高洁和品德。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中的美好。尽管如此,仍有幽居之人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欣赏这些细微之美,以兰花作为一种日常的食物,表达了他们对简朴生活和自足的追求。
整首诗词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它呼应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简朴的思潮,体现了王令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shū lán
蔬兰
xiǎo zhé hán shū yě pǔ jiān, huāng lín shēn chù yǒu fāng lán.
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
shì wú xián shì rèn wèi pèi, yóu yǒu yōu rén rì qǔ cān.
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