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的古诗词
《送张子野秘丞知鹿邑》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作五年别,相逢双鬓疏。
不知从此去,当见复何如。
公秫时为酒,晨庖日有鱼。
沛谯风物美,聊以乐琴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与张子野秘丞分别五年后再次相逢的情景。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彼此相见时已经年华老去,双鬓稀疏。他不知道从此以后会有怎样的离别,再次相见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五年的别离使得彼此的容颜发生了变化,双鬓稀疏,这是岁月无情的痕迹。诗人对未来的离别和再相逢充满了疑问和不确定感,他不知道离别后的彼此会有怎样的变化,再次相见时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诗中提到了公秫时为酒,晨庖日有鱼,这是描绘了平凡而美好的生活场景。公秫是一种粗糙的谷物,用来酿造酒,而晨庖则指的是早晨的厨房,日有鱼表示每天都有新鲜的鱼供应。这些细节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两句“沛谯风物美,聊以乐琴书”,表达了诗人在沛谯地区的风景优美,他以此为乐,用琴书来消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离别和相逢之间,通过欣赏美景和音乐来寻找慰藉和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和追求快乐的渴望。
sòng zhāng zi yě mì chéng zhī lù yì
送张子野秘丞知鹿邑
hū zuò wǔ nián bié, xiāng féng shuāng bìn shū.
忽作五年别,相逢双鬓疏。
bù zhī cóng cǐ qù, dāng jiàn fù hé rú.
不知从此去,当见复何如。
gōng shú shí wéi jiǔ, chén páo rì yǒu yú.
公秫时为酒,晨庖日有鱼。
pèi qiáo fēng wù měi, liáo yǐ lè qín shū.
沛谯风物美,聊以乐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