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的古诗词
《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是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来我频频来此,
每每感叹世事多变。
池水浑浊难以辨别过去的灾难,
而川流中的明亮月光却能澄明我的内心。
我怀念已逝的苏倩所留下的墨迹,
心中充满了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希望像她一样隐居于深林之中。
我常常闲散自在,如同过去一样,独自站在水边与禽鸟为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虽然时光已过去十年,但作者依然频繁来到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的房间。他观察到池水的浑浊,却看到了川流中明亮的月光,这使他感到内心的明朗和安慰。他怀念已故的苏倩,她留下的墨迹让他深感悲伤,同时也让他对高尚情操产生向往,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样隐居于深林之中。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常常闲散自在的心境,他独自站在水边,与自然和禽鸟为伴。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梅尧臣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思考。他通过对山阳水陆院中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对比。作者通过对池水的描绘,暗喻社会的浮躁和不安定,而川流中的明亮月光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明亮。这种对照的手法使得诗词更具有感染力和张力。
作者怀念已逝的苏倩,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他对苏倩留下的墨迹产生了悲伤之情,这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流逝时光的感叹。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苏倩一样过上隐居于深林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尚。
最后,作者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常常闲散自在的心境。他站在水边,与禽鸟为伴,展现出一种与自然融洽相处的宁静和舒适。这种心境使得作者能够超脱尘世的纷扰,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展示了他对美好时光和高尚情操的向往,以及他常常闲散自在的心境。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载七来此,每嗟多异今。
池灰休辨劫,川月解明心。
遗墨悲苏倩,高情想遁林。
能闲常似旧,翘立水边禽。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梅尧臣来到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的房间,十年来来过七次,对现在的世事感到多变而叹息。他观察到池水浑浊,无法辨别过去的劫难,但川流中的月亮却能照亮他的内心。他悲伤地怀念已逝的苏倩所留下的墨迹,心中充满了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希望像她一样隐居于深林之中。作者常常能够闲散自在,仿佛回到了过去,独自站在水边与禽鸟为伴。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之情。作者通过对山阳水陆院的描绘,呈现了一个寂静的环境,池水和川流的形象象征着世事的浮沉和变迁。池水浑浊,难以分辨过去的劫难,而川流中的明亮月亮则表现了内心的明亮和宁静。
诗中提到的苏倩是一个已故的人物,她留下的墨迹使作者感到悲伤。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和已逝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作者对高尚情操的向往也在诗中得以体现,他希望自己能像苏倩一样过上隐居于深林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尚。
最后,作者表现了自己常常闲适自在的心态。他独自站在水边,与自然和禽鸟为伴,展现出一种超然于尘世的宁静和自由。这种心境使得作者能够享受平淡的生活,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社会变迁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他对美好时光和高尚情操的向往,以及他常常闲适自在的内心状态。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guò shān yáng shuǐ lù yuàn zhì hóng shàng rén fáng
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
shí zài qī lái cǐ, měi jiē duō yì jīn.
十载七来此,每嗟多异今。
chí huī xiū biàn jié, chuān yuè jiě míng xīn.
池灰休辨劫,川月解明心。
yí mò bēi sū qiàn, gāo qíng xiǎng dùn lín.
遗墨悲苏倩,高情想遁林。
néng xián cháng shì jiù, qiào lì shuǐ biān qín.
能闲常似旧,翘立水边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