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的古诗词
《茶磨二首》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国的匠人,用斲山骨的技艺,雕刻成茶磨的转轴。他们选择了高质量的檀木,制作成茶磨的转轴。在茶磨中,人类的力量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如同日月蚁行般微小而迷离。这茶磨以吐出的细雪为傲,夸耀着春茗的美味,堆积的云朵使人回忆起过去的溪水。只有急于回到北方的人们,才会如此迫切地渴望这茶磨,而不需要用药臼来研磨。
诗意:
《茶磨二首》通过描写制作茶磨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展现了匠人的精湛技艺,以及茶磨的重要作用。茶磨作为一种器具,代表了人类的努力与执着,同时也象征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微妙的联系。诗人通过描绘茶磨吐雪、堆云的景象,表达了对茶香的赞美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最后,诗人以北归之人对这茶磨的渴望,凸显了茶文化对人们心灵的滋养和向往的归属感。
赏析:
《茶磨二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匠人制作茶磨的过程与茶文化的内涵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茶磨象征着人类的努力和追求,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微妙的联系,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描绘茶磨吐雪、堆云的景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茶的香气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最后,诗人以北归之人对茶磨的急切渴望,凸显了茶文化对人们内心的滋养和向往的归属感,使整首诗更具情感共鸣。
总体而言,梅尧臣的《茶磨二首》通过对茶磨的描写,展现了茶文化的内涵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茶香的赞美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茶文化的热爱,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和思考。
chá mó èr shǒu
茶磨二首
chǔ jiàng zhuó shān gǔ, zhé tán wèi zhuǎn qí.
楚匠斲山骨,折檀为转脐。
qián kūn rén lì nèi, rì yuè yǐ xíng mí.
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
tǔ xuě kuā chūn míng, duī yún yì jiù xī.
吐雪夸春茗,堆云忆旧溪。
běi guī wéi cǐ jí, yào jiù bù xū jǐ.
北归唯此急,药臼不须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