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的古诗词
《苦雨》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苦雨已经下了几十天,整个天空都被乌云笼罩着,四海间的飞鸟都低垂着翅膀。白天看不见太阳的光辉,夜晚看不见月亮的明亮。天河倾泻而下,将女娲石冲刷得烂熟。泥泞将车轮深埋,牛马被困住无法拉起犁耕。地下的虫类无法在泥土中蛰伏,百果都在树枝上干裂。我能够如何消灭那阴险的蛇蝎,坐在这里就能让天地重新开辟出光明。
诗词《苦雨》通过描绘秋天长时间的连绵雨水,表达了一种阴沉、压抑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传达了对逆境的挣扎和对希望的渴望。
在诗词中,梅尧臣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诗中的雨水象征着困境和苦难,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绵绵不绝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挫折感。同时,诗中的太阳、月亮、天河、女娲石等自然元素,以及车轮、牛马、虫类、果实等人造物象征着秩序、力量、生命和希望。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对比和对立,诗人表达了对逆境的反抗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词运用了平淡的语言和自然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困境的痛苦感受,同时也透露着对克服逆境的坚定信念。通过这种意境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诗词《苦雨》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展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对希望的执着追求。
kǔ yǔ
苦雨
qiū kōng jǐ xún yǔ, sì hǎi dī péng hé.
秋空几旬雨,四海低鹏翮。
zhòu bú jiàn rì jīng, yè bú jiàn yuè pò.
昼不见日精,夜不见月魄。
sǎ jǐn tiān hàn liú, zhēng làn nǚ wā shí.
洒尽天汉流,蒸烂女娲石。
tú lǎo jiāng mái lún, niú mǎ kùn fù è.
涂潦将埋轮,牛马困负轭。
qún chóng wú tǔ zhé, bǎi guǒ jiù zhī chè.
群虫无土蛰,百果就枝坼。
ān néng zhū yīn qiú, zuò shǐ tiān dì pì.
安能诛阴虬,坐使天地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