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庭坚的古诗词
《漫书呈几复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古人踽踽已先登,
後学萧萧不再兴。
顾我尪羸君勉强,
百年漂忽甚风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尊敬和对后学的担忧,展现了黄庭坚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两句"古人踽踽已先登,後学萧萧不再兴",表达了黄庭坚对古人的景仰和仰慕之情。"踽踽"意味着古人曾经孤独奋斗,而他们已经迈上了成功的道路。然而,"後学"(后学之人)却是"萧萧"(凄凉)的,无法再次兴盛起来。这种对后学的担忧,可能是对当时社会动荡和学术衰落的观察和反思。
下两句"顾我尪羸君勉强,百年漂忽甚风灯",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尪羸"意味着作者自认为身体羸弱,"勉强"则暗示了他努力维持生活的状况。"百年漂忽甚风灯"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飞逝和生命的短暂。风灯容易被风吹灭,这种暗示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性的触动。
整首诗词通过对古人和后学的对比,以及对自身境遇和时间流逝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社会变迁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呈现出对过去的景仰、对现实的担忧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是一首充满忧思和感慨的诗词作品。
màn shū chéng jǐ fù sān shǒu
漫书呈几复三首
gǔ rén jǔ jǔ yǐ xiān dēng, hòu xué xiāo xiāo bù zài xīng.
古人踽踽已先登,後学萧萧不再兴。
gù wǒ wāng léi jūn miǎn qiǎng, bǎi nián piào hū shén fēng dēng.
顾我尪羸君勉强,百年漂忽甚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