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古诗词
诗词:《定林院昭文斋》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定林斋後鸣禽散,
只有提壶守屋檐。
苦劝道人沽美酒,
不应无意引陶潜。
中文译文:
在定林院的昭文斋后,鸣禽散去,
只有我端着酒壶守在屋檐下。
我苦劝道士斟满美酒,
却不应该无意中引起陶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的一首宋代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林间斋戒之后的孤独寂寞之感。诗人描述了鸣禽散去,只有他自己拿着酒壶守在屋檐下的情景。他苦劝道士斟满美酒,却不应该无意中引起陶潜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净的林间环境和孤独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定林院昭文斋是一个僻静的地方,鸣禽的散去和孤独的守候,增加了诗人的孤寂感。提壶守屋檐象征着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坚守和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潜的思念和留恋之情。陶潜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字,他以酒为伴,以田园为乐,对自然和自由的追求成为了后世文人的理想。诗人不应该无意中引起陶潜,说明他对陶潜的思念并非无意,而是真实存在的。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由、田园的向往,通过与陶潜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dìng lín yuàn zhāo wén zhāi
定林院昭文斋
dìng lín zhāi hòu míng qín sàn, zhǐ yǒu tí hú shǒu wū yán.
定林斋後鸣禽散,只有提壶守屋檐。
kǔ quàn dào rén gū měi jiǔ, bù yīng wú yì yǐn táo qián.
苦劝道人沽美酒,不应无意引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