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古诗词
《踯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枫林翠壁楚江边,
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例知归路近,
剑南樵叟为施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的场景,位于楚江边上的枫林,林中有翠绿的山壁。诗人在此停步踯躅,却无法忍受眺望千层山壁的美景。接着,诗人提到开卷,表示他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理解了回家的路途已近,而剑南樵叟则是指一个传说中的隐士,他为诗人施以指引。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枫林和山壁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诗中的踯躅形象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心生犹豫、不忍离去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省和阅读,明白了回家的路已经近在咫尺。剑南樵叟则象征着智者和导师的角色,他为诗人指明了回家的方向,引导他脱离纠结和迷茫。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归途的期盼以及对智慧和指引的渴望,展示了苏轼对人生和归宿的思考。
zhí zhú
踯躅
fēng lín cuì bì chǔ jiāng biān, zhí zhú qiān céng bù rěn kàn.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
kāi juàn lì zhī guī lù jìn, jiàn nán qiáo sǒu wèi shī dān.
开卷例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