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古诗词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接果移花看补篱,
腰镰手斧不妨持。
上都新事长先到,
老圃闲谈未易欺。
酿酒闭门开社瓮,
杀牛留客解耕縻。
何时得见纤纤玉,
右手持杯左捧颐。
中文译文:
接过果实,移动花朵,观察修补篱笆,
腰间系着镰刀,手中拿着斧子毫不妨碍。
上京城的新事物早已传来,
老园里闲谈的话题仍未容易欺骗。
酿造酒,闭门开启社酒坛,
宰杀牛羊,留客解除耕作的束缚。
不知何时才能见到纤纤玉女,
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托住下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闲暇的场景,苏轼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基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生活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第一联描述了接果移花的场景,寓意着人们在农活之余,以及时修补篱笆,保护园地的美好愿望。腰间系着镰刀和手中拿着斧子,意味着即便忙碌,也不妨碍进行这些美好的事情。
第二联提到了上京城的新事物,说明了时代的变迁,但老园中的闲谈仍然是真实的,没有受到外界的欺骗。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传统的珍视。
第三联描述了酿酒的过程,闭门酿造,开启社酒坛,这是一种享受自由和宴会的方式。杀牛留客解除耕作的束缚,暗示了欢迎客人来享受田园生活的意愿。
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女子的向往,希望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与她一同享受美酒,以及闲谈人生的乐趣。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宴会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传统、对真实和对美好生活的珍视。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自然、对人情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ì yùn wáng tíng lǎo hé zhāng shí qī jiǔ rì jiàn jì èr shǒu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jiē guǒ yí huā kàn bǔ lí, yāo lián shǒu fǔ bù fáng chí.
接果移花看补篱,腰镰手斧不妨持。
shàng dōu xīn shì zhǎng xiān dào, lǎo pǔ xián tán wèi yì qī.
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
niàng jiǔ bì mén kāi shè wèng, shā niú liú kè jiě gēng mí.
酿酒闭门开社瓮,杀牛留客解耕縻。
hé shí dé jiàn xiān xiān yù, yòu shǒu chí bēi zuǒ pěng yí.
何时得见纤纤玉,右手持杯左捧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