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古诗词
《残句天公自著思》是苏轼的一首诗词,它的中文译文是:"残句天公自思虑"。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天地自然运行的无穷思绪。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以他的辞章才华和婉约派的作品而闻名。他的诗词常常表达对自然、人生和人情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词只有残句,只有四个字,但却道出了天公(指上天、自然)自己的思虑。这是苏轼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界的奥妙和其内在的智慧。
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简洁而深刻的表达:苏轼通过只有四个字的残句,传达出天公思虑的意境,将复杂的思绪化为简洁的语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空间。
2.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天公自著思"表达了天地自然的运行中蕴含着无穷的思考和智慧。这种表达方式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人类应该虚心向自然学习,从中汲取智慧。
3. 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苏轼将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思虑的存在,暗示了他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他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人类应该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并谦卑地与自然相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苏轼对自然智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虚心向自然学习,并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cán jù tiān gōng zì zhe sī
残句天公自著思
tiān gōng zì zhe sī.
天公自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