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林景熙的古诗词
《读秦纪》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该诗以秦纪为题材,通过描绘秦朝的壮丽景象,抒发了对功名、荣誉和历史的思考和追求。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读秦纪
琅玕台上晚云平,
虎视眈眈隘八宏。
万里不知人半死,
三山空觅草长生。
兆来鬼璧沙丘近,
威动神鞭海石惊。
书外有书焚不尽,
一编圯上汉功名。
译文:
站在琅玕台,晚云平静,
注视着辽阔的八宏山峦。
万里之遥,不知道人们是否半死,
三山之间,空寻觅着长生不老的草药。
神秘的鬼璧即将降临沙丘,
威力震动了海边的石块。
书籍之外还有更多的书籍,焚烧不尽,
其中记录着汉代功勋的一卷编年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秦纪为背景,描绘了秦朝的壮丽景象,并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追求表达了对功名、荣誉和永恒的渴望。
首先,诗中提到的琅玕台是一个象征着权势和荣耀的地方。作者站在台上,远眺着晚云的平静,似乎在暗示秦朝的繁荣和稳定。
接着,诗中出现了"虎视眈眈隘八宏"的描写,表达了秦朝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虎视眈眈"意味着秦朝的统治者正怀揣着征服八宏的野心。
诗中的"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表达了对永生不死的渴望。秦朝统一后的人们或许不知道远方的人是否已经死亡,而在三山之间却空寻觅着能延长生命的奇草。这种对长生的向往,体现了人类对生命和永恒的追求。
然后,诗中出现了"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的描写,表达了秦朝的强大和威严。"鬼璧"是一种神秘的宝石,即将来到沙丘之上,震动了海边的石块,彰显了秦朝的威力。
最后,诗中提到"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编圯上汉功名",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和功勋的传承。尽管已经有很多史书记载了历史,但其中仍然有更多的故事没有被烧尽。"圯上汉功名"指的是记录着汉朝功勋的编年史,它们被保存在编年史中,向后人传承着汉朝的功名和历史。
通过对秦纪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秦朝壮丽景象的赞美,以及对功名、荣誉和历史的追求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观、神秘宝石和历史文献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永恒、力量和传承的渴望和向往。
整首诗以秦朝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秦朝的壮丽形象和历史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能体味到作者对文化传统和历史记载的重视。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诗意,展示了林景熙作为一位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历史的洞察力。通过韵味悠长的语言,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引发读者对历史、人生和文化的思考。
dú qín jì
读秦纪
láng gān tái shàng wǎn yún píng, hǔ shì dān dān ài bā hóng.
琅玕台上晚云平,虎视眈眈隘八宏。
wàn lǐ bù zhī rén bàn sǐ, sān shān kōng mì cǎo cháng shēng.
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
zhào lái guǐ bì shā qiū jìn, wēi dòng shén biān hǎi shí jīng.
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
shū wài yǒu shū fén bù jìn, yī biān yí shàng hàn gōng míng.
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编圯上汉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