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陶弼的古诗词
《罗秀山》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山中隐士罗秀的情景。下面是《罗秀山》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罗秀山
寻找山中隐士罗秀,
转眼结下了草堂居。
花朵上的露水变成了瓶中的水,
松树上的风落在了书架上的书。
听到猿猴的呼唤之后,
看到月亮初升的时候。
这个夜晚,在云林之下,
我无法梦见传送我去的车。
诗意和赏析:
《罗秀山》以淡雅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山中隐士的生活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寻访罗秀的过程,表达了对清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罗秀居住的草堂。草堂作为隐士的居所,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和宁静的生活。这种隐居的状态使诗人对自然景物产生了深刻的感受。
诗中的花露和松风,通过诗人的描绘,使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界中微妙的变化和细腻的美。诗人将花朵上的露水比喻为瓶中的水,将松树上的风比喻为书架上的书,这种意象的转换使诗中的景物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听到猿猴的呼唤,看到初升的月亮,这些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歌中的宁静和静谧感。月亮的出现象征着新的开始,而猿猴的呼唤则给诗人带来启示和灵感,使他在这宁静的山林中得以感悟和领悟。
然而,诗人在诗的最后表达了自己无法梦见被传送去的车的遗憾。这里的“车”象征着追求理想和目标的工具,诗人无法梦见车的到来,表达了他在寻求心灵寄托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整首诗以宁静、幽雅的语言描绘山中隐士的生活,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困难和思考。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通过隐喻和象征,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luó xiù shān
罗秀山
xún shān rén luó xiù, xuán jié cǎo táng jū.
寻山人罗秀,旋结草堂居。
huā lù shēng píng shuǐ, sōng fēng lào jià shū.
花露生瓶水,松风落架书。
wén yuán dé jù hòu, jiàn yuè chū xíng chū.
闻猿得句后,见月出行初。
cǐ xī yún lín xià, wú yīn mèng shǐ chē.
此夕云林下,无因梦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