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的古诗词
《劭农三首》是宋代吴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朝廷派遣劝农官前往田间地头检查农事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廷派遣劝农官,
一同前往郊原巡视。
开垦农田的工作展开,
桔槔残留着劳作的痕迹。
上级官员规定了征收租税的标准,
粮食官员负责粮食的统计。
尽管现在是太平盛世,
但愿能将七月的艰辛陈述出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朝廷派遣劝农官前往田间地头检查农事的情景。诗中反映了政府关注农业生产的态度,强调了农田开垦、农作物的种植和粮食的征收等重要工作。作者通过描写农田劳作的辛苦和收获后的喜悦,表达了对艰辛劳作的敬意和对丰收的期望。尽管当时是太平盛世,但作者依然希望能够铭记七月的艰难,不忘农民的辛勤付出。
赏析:
《劭农三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了农田劳作的场景,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关注。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简洁明快的词语,如“巡视”、“开垦”、“劳作的痕迹”等,形象地展示了农田的景象和农民的辛勤劳作。通过对具体工作的描写,诗中蕴含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尽管时代太平,作者仍希望能够记住农民辛勤劳动的艰难,不忘他们的付出。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又体现了对农民的关怀和尊重,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shào nóng sān shǒu
劭农三首
cháo tíng chà xià quàn nóng guān, tóng xiàng jiāo yuán diǎn jiǎn kàn.
朝廷差下劝农官,同向郊原点检看。
cháng pǔ shì xìng bǎ bā xué, tián chóu gōng bì jié gāo cán.
场圃事兴把扒穴,田畴功毕桔槔残。
shàng zū láng zhǔ qiū qiū dìng, shū mǐ guān sī lì liào gān.
上租郎主丘丘定,输米官司粒料乾。
suī shì tài píng jīn yǒu xiàng, yuàn chén qī yuè shù jiān nán.
虽是太平今有象,愿陈七月述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