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古诗词
《感春》
巫峡中心郡,
巴城四面春。
草青临水地,
头白见花人。
忧喜皆心火,
荣枯是眼尘。
除非一杯酒,
何物更关身。
中文译文:
巫峡是中心的郡县,
巴城四面春天。
青草覆盖水边的土地,
白发的人看到花儿。
忧愁和喜悦都是内心的火焰,
兴盛和衰败都是眼中的尘埃。
除非有一杯酒,
才能让人心灵寄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感春》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作品。诗人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巫峡和巴城的春天。巫峡是指巫山峡谷,巴城则是指巴县的城市。诗人通过描绘巫峡作为中心的郡县和四周的巴城,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接着,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经历相联系。诗中提到青草覆盖水边的土地,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而白发的人看到花儿,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诗人通过描述内心的忧愁和喜悦,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忧愁和喜悦被比喻为心中的火焰,显示了情感的激烈和真实。而荣盛和衰败则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最后,诗人提到只有一杯酒才能让人心灵寄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解脱的渴望。酒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作情感的宣泄和寄托,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抚慰内心的痛苦和追求内心的自由。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传达出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感悟。同时,诗人也透露出对于情感和内心解脱的追求,展示了他对于生命和自由的思考。
gǎn chūn
感春
wū xiá zhōng xīn jùn, bā chéng sì miàn chūn.
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
cǎo qīng lín shuǐ dì, tóu bái jiàn huā rén.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yōu xǐ jiē xīn huǒ, róng kū shì yǎn chén.
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
chú fēi yī bēi jiǔ, hé wù gèng guān shēn.
除非一杯酒,何物更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