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的古诗词
《河南令舍池台》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河南令舍池台
灌池才盈五六丈,
筑台不过七八尺。
欲将层级压篱落,
未许波澜量斗石。
规摹虽巧何足夸,
景趣不远真可惜。
长令人吏远趋走,
已有蛙黾助狼藉。
中文译文:
在河南的官舍中,有一个池塘和一座平台。
池塘虽然不大,只有五六丈长,
而平台只有七八尺高。
虽然我想将池塘平整到与平台齐平,
但是没有允许池水起浪,量度水深的石头。
虽然我设计的规划精巧,但也不足夸耀,
这里的景致虽然不远,却令人惋惜。
长久以来,官吏们远离这里,很少光顾,
已经有青蛙和黾虫助长了荒草丛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河南官舍中被忽视和荒废的池塘和平台。诗人韩愈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个景观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池塘和平台的大小,池塘只有五六丈长,平台只有七八尺高,显得相对较小。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将池塘的水面平整到与平台齐平,但是又不能让水波起浪,以至于无法测量水的深度。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在平凡的景致中追求平衡和和谐,但是受到了限制和约束。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景观的评价。他认为自己设计的规划虽然精巧,但是并不值得夸耀。尽管这里的景致并不遥远,但是却令人感到遗憾和惋惜,因为这个地方已经被荒废和忽视了很久,没有人来欣赏和维护。
整首诗通过对池塘和平台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环境的关注和对于人们对自然的忽视与破坏的批评。诗中的景观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了社会的冷漠和对美的麻木。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漠视和对美的追求的无奈之情。
hé nán lìng shě chí tái
河南令舍池台
guàn chí cái yíng wǔ liù zhàng, zhù tái bù guò qī bā chǐ.
灌池才盈五六丈,筑台不过七八尺。
yù jiāng céng jí yā lí luò,
欲将层级压篱落,
wèi xǔ bō lán liàng dòu shí.
未许波澜量斗石。
guī mó suī qiǎo hé zú kuā, jǐng qù bù yuǎn zhēn kě xī.
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
zhǎng lìng rén lì yuǎn qū zǒu, yǐ yǒu wā miǎn zhù láng jí.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