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的古诗词
诗词:《返照》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
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
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
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
南方实有未招魂。
中文译文:
夕阳西下,楚王宫殿的北边已经昏暗;
白帝城在西方,雨后的痕迹还未干涸。
斜阳映照下,逆流入江,翻动着江水的石壁;
回归的云朵包裹着树木,掩没了山村的轮廓。
我身处于衰老之年,患上肺病,只能在高枕之上度日;
边塞孤寂,愁苦时刻我早已关闭了门户。
不能久留在这里,因为豺狼虎豹肆虐不安,
南方的土地实际上还有许多未安宁的魂灵。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作品,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和自身境遇的深切感受。诗中以返照、归云等景物来象征战乱和飘忽不定的局势,借此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沉浮的忧虑之情。
诗人通过描述楚王宫和白帝城的景象,将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突显了乱世的困境。返照和归云的描绘表现了流变不居的现实,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在诗的后半部分,杜甫表达了自己的身世困顿和内心忧虑。他提到自己的衰年和肺病,显露了身体的衰弱和困苦。绝塞愁时早闭门,意味着他不愿再涉险境,宁愿封闭自己,以保持安宁。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乱世局势的看法。他认为不能长期留在这里,因为危险四伏,形势不稳定,但他也提到南方的魂灵未安,暗示着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心,以及对自身困境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示了他深刻的思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能力。
fǎn zhào
返照
chǔ wáng gōng běi zhèng huáng hūn, bái dì chéng xī guò yǔ hén.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fǎn zhào rù jiāng fān shí bì,
返照入江翻石壁,
guī yún yōng shù shī shān cūn.
归云拥树失山村。
shuāi nián fèi bìng wéi gāo zhěn, jué sāi chóu shí zǎo bì mén.
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bù kě jiǔ liú chái hǔ luàn, nán fāng shí yǒu wèi zhāo hún.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