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古诗词
冬初酒熟二首
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
月色晓弥苦,鸟声寒更多。
秋怀久寥落,冬计又如何。
一瓮新醅酒,萍浮春水波。
酒熟无来客,因成独酌谣。
人间老黄绮,地上散松乔。
忽忽醒还醉,悠悠暮复朝。
残年多少在,尽付此中销。
【中文译文】
霜叶多覆盖着脆弱的庭院柳树,风迅速吹剪着池塘的荷叶。
月亮的光辉在黎明时分似乎没有结束,寒冷的鸟鸣声更加频繁。
秋天的思念已经久久凄凉,冬天的来临又能如何改变。
一壶新酒已经成熟,浮萍漂浮在春水的波中。
酒已经成熟却没有人来品尝,于是自己成为独酌的谣音。
人间的世俗事物如同老去的黄绮和散落的松树。
忽然醒来又陷入醉意,悠然地度过黄昏与朝霞。
残暮多少岁月已经消失,全部都融入了这其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冬初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时间的思考和对饮酒的愉悦。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绘,如霜覆盖的柳树、风吹剪的荷叶、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鸟鸣声。这些景物形象地展现了冬初的寂静和寒冷,增强了诗词的冷峻感。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他感叹秋天的离去和冬天的到来,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冬季又能怎样改变寂寥的情感?”这道出了人们在寒冷季节中的孤寂和思绪。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畅饮酒乐的场景,酒表达了他对忧郁人生的排解和享受。他自言自语地形容自己独饮着酒,伴随着黄昏和朝霞的交替,仿佛快速度过了时光。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渐渐消磨的感慨,那些宝贵的岁月已经消失。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冷冬的感慨以及对饮酒的愉悦,展现了他独立思考、忧愁寡欢的性格特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词给人以沉思和感慨,也反映了唐代人们凄凉苍凉的心境。
dōng chū jiǔ shú èr shǒu
冬初酒熟二首
shuāng fán cuì tíng liǔ, fēng lì jiǎn chí hé.
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
yuè sè xiǎo mí kǔ, niǎo shēng hán gèng duō.
月色晓弥苦,鸟声寒更多。
qiū huái jiǔ liáo luò, dōng jì yòu rú hé.
秋怀久寥落,冬计又如何。
yī wèng xīn pēi jiǔ, píng fú chūn shuǐ bō.
一瓮新醅酒,萍浮春水波。
jiǔ shú wú lái kè, yīn chéng dú zhuó yáo.
酒熟无来客,因成独酌谣。
rén jiān lǎo huáng qǐ, dì shàng sàn sōng qiáo.
人间老黄绮,地上散松乔。
hū hū xǐng hái zuì, yōu yōu mù fù cháo.
忽忽醒还醉,悠悠暮复朝。
cán nián duō shǎo zài, jǐn fù cǐ zhōng xiāo.
残年多少在,尽付此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