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古诗词
《遣怀(自此后诗在渭村作)》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将心灵寄托于身体之中,将性格埋藏于内心深处。
这个身体只是外在的东西,何足让人痛苦忧虑或热爱。
况且,还有假装的东西,像是华丽的发饰和高耸的帽子。
这些东西离身体遥远,又超越了外在的事物。
操之过多,会使人不安和畏惧,失去它们又会悲伤后悔。
于是我明白,名誉和地位,得到与失去都会带来害处。
我心灵疲惫地环顾四周,萝蕙成了我的头巾带。
自从我领悟了这个道理,我的身体贫穷,心灵却非常安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名利和外在物质的深思熟虑。他认为身体只是一个外壳,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品质和性格。他指出了外在物质和名位的虚假性质,以及追逐它们所带来的焦虑、悔恨和痛苦。通过颓然反省,他最终领悟到名利与内心的满足并不相关,而真正的平静和满足来自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白居易通过对物质和名利的否定,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的重要性。他用对外在物质的冷漠和对名利的颓废来衬托出内心的安宁和泰然自若。诗中的"萝蕙"象征了朴素和自然,与华丽的发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以对比手法揭示了作者的思想,通过对物质和内心的对立来凸显内心的平和和满足感。这种思想在唐代的文人中颇具影响力,也体现了白居易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趣味。
qiǎn huái zì cǐ hòu shī zài wèi cūn zuò
遣怀(自此后诗在渭村作)
yù xīn shēn tǐ zhōng, yù xìng fāng cùn nèi.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
cǐ shēn shì wài wù, hé zú kǔ yōu ài.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
kuàng yǒu jiǎ shì zhě, huá zān jí gāo gài.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cǐ yòu shū yú shēn, fù zài wài wù wài.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cāo zhī duō zhuì lì, shī zhī yòu bēi huǐ.
操之多惴栗,失之又悲悔。
nǎi zhī míng yǔ qì, dé sàng jù wéi hài.
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
tuí rán huán dǔ kè, luó huì wèi jīn dài.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
zì dé cǐ dào lái, shēn qióng xīn shén tài.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