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李益的古诗词
诗词:《罢镜》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
衰飒一如此,清光难复持。
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
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
中文译文:
手中拿着一面青铜镜,照照我的少年时光。
岁月的荏苒使我变得衰老,清澈的光芒难以再次拥有。
希望让孤寂的月亮来掩盖,以此排除心中的疑虑。
即使与他人相见,也胜过我自己见到的悲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人面对镜子中自己的形象,表达了岁月易逝、青春易逝的主题,并表现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衰老的悲伤。
诗的前两句写道:“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诗人手持青铜镜,借镜中的映像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衰飒一如此,清光难复持。”表达了岁月的无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变老,青春的光芒也难以再次重现。
接着的两句“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意味着诗人希望用孤寂的月亮来掩盖自己的衰老,以此来排除内心的疑虑。这里的“半心疑”可以理解为对自身变老所带来的困惑和不安。
最后两句“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表达了诗人宁愿与他人见面,也不愿再看到自己衰老的形象,因为他认为与他人见面所带来的痛苦还不如自己见到的悲伤。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思考和感叹,抒发了诗人对年少时光无法复返的遗憾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这种对时光的思考和对自身衰老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广泛的共鸣力,引起人们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的深思。
bà jìng
罢镜
shǒu zhōng qīng tóng jìng, zhào wǒ shào nián shí.
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
shuāi sà yī rú cǐ, qīng guāng nán fù chí.
衰飒一如此,清光难复持。
yù lìng gū yuè yǎn, cóng qiǎn bàn xīn yí.
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
zòng shǐ féng rén jiàn, yóu shèng zì jiàn bēi.
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