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的古诗词
中文译文:
《题招隐寺绚公房》
开士度人久,
空岩花雾深。
徒知燕坐处,
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
田家路隔林。
还言证法性,
归去比黄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招隐寺绚公房的景致,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思考和观察,以及对生活与人生的深思。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含蓄的语言描绘了招隐寺绚公房的景色,表现出山寺的幽静与美丽。"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意味着僧侣在这里修行已经有很长时间,暗示诗人对修行者的关注和敬意。接着诗人说:"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表达了对修行者安静的姿态,但却无法看到他们内心的努力与追求,这也暗示了修行之道的深远和深邃。
接下来的两句"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修行者与尘世的隔绝与超越。"兰若"意指僧侣自称的修行之地,而"壑"和"林"则象征着尘世的繁忙与喧嚣。最后一句"还言证法性,归去比黄金",强调了修行者追求法性的目标,并赋予了黄金般的价值和珍贵。整首诗氛围宁静而典雅,反映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深刻思考和对修行之道的赞美。
tí zhāo yǐn sì xuàn gōng fáng
题招隐寺绚公房
kāi shì dù rén jiǔ, kōng yán huā wù shēn.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
tú zhī yàn zuò chù, bú jiàn yǒu wéi xīn.
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lán rě mén duì hè, tián jiā lù gé lín.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
hái yán zhèng fǎ xìng, guī qù bǐ huáng jīn.
还言证法性,归去比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