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连横雅堂撰列传八邱逢甲列传邱逢甲,字仙根,又字仲閼,彰化翁仔社人,后隶台湾。社处大甲溪之旁,土番部落也,粤籍居之,故其俗尚武负气;而逢甲独勤苦读书,年十三入泮。时吴子光设教吕氏之筱云山庄,藏书富。逢甲负笈从,博览群籍,遂以诗文鸣里中。灌阳唐景崧以翰林分巡台湾道,方奖掖风雅,岁试文生,拔其尤者读书海东书院,厚给膏火,延进士施士浩主讲。於是逢甲与新竹郑鹏云,安平汪春源、叶郑兰肄业其中。未几,联捷成进士,授兵部主事,为崇文书院山长。及景崧陞布政使,邀其至,时以文酒相酬酢。台湾诗学为之一兴。
光绪二十年,朝鲜事起,沿海筹防,景崧署巡抚。二十一年春三月,日军破澎湖,北洋亦师熸舰降,议割台湾以和。时台湾举人会试在北京,上书都察院,请止。不听。绅士亦群谋\挽救,逢甲为首,函电力爭,皆不报。四月,和议成,各官多奉旨內渡。而景崧尚留,誓与台湾共存亡。逢甲乃议自主之策,眾和之。五月朔,改台湾为民主国,建元永清,旗用蓝地黄虎,奉景崧为大总统,分电清廷及沿海各省,檄告中外,语甚哀痛。当是时义军特起,所部或数百人、数千人,各建旗鼓,拮抗一方。而逢甲任团练使,总其事,率所部驻台北,号称二万,月给餉糈十万两。十三日,日军迫狮球岭,景崧未战而走,文武多逃。逢甲亦挟款以去,或言近十万云。
连横曰;逢甲既去,居於嘉应,自号仓海君,慨然有报秦之志。观其为诗,辞多激越,似不忍以书生老也。成败论人,吾所不喜,独惜其为吴汤兴、徐驤所笑尔。
吴、徐、姜、林列传吴汤兴、粤族也,家於苗栗,为诸生。粤人之居台者,多读书力田,负坚毅之气,冒危难,不稍顾。而汤兴亦习武,以义侠闻里中。 乙未之役,台湾自主,各乡皆起兵自卫。汤兴集健儿,筹守御。及闻台北破,官军溃,禡旗纠旅,望北而誓曰:「是吾等效命之秋也!眾皆起」。遂与生员邱国霖、吴镇洸等,募勇数营,就地取粮。富家多助餉,架一櫓,置大鼓其上,有事击之以闻,立法严明。当是时,徐驤起於苗栗,姜绍祖起於北埔,简精华起於云林,所部或数百人,数千人,汤兴皆驰书合之。
徐驤者,苗栗诸生也。绍祖世居北埔,家巨富,为一方豪,年方二十,散家财募军,得健儿五百,率以赴战。夏五月二十日,日军略新竹;至大嵙崁,庄民伏险击,退据娘仔坑。栋军统领林朝栋援台北,次新竹,知县王国瑞请以前队卫城,而汤兴亦集提督首茂林、总兵吴光亮、栋军傅德陞、谢天德所部,各调五百,与绍祖北进。二十有三日,次杨梅壢,途遇日军。併力攻之,日军稍却。二十有五日,邱国霖以七百人战於大湖口,无援而归。日军追之,迫新竹。王国瑞逃,绍祖力战不屈,所部多死伤,被俘。日军囚诸庭,问:「谁姜绍祖」?其家人猝应曰:「余」。推出斩之,故绍祖得生。骤归北埔,再集佃兵,又赴战。遂死。日军既得新竹,將南下,苗栗知县李烇与汤兴谋\战事,遣徐炳文赴台中告急。而徐驤力守头份,故日军不能进。
闰五月初五日,日军分三路而下:一由新竹大道,一出安平镇,一援三角涌。新埔人邱嘉猷扼守竹围,回环重叠,砲不能击,死伤百数十人。其援三角涌者,又为黄晓潭、苏力、蔡国樑、黄国添、张龙安等沿途伏击,掘地窟以陷马足。日军苦战,又没百数十人,得援始免。降將余清胜道由小路以攻,拒战数日,而三角涌始破。日军至老嵙崎,徐驤之兵又伏击之,追至新竹城外数里而回。
当时是,苍头特起,士气颇盛。台湾府知府黎景嵩遂欲进规新竹,以副將杨紫云率新楚军二营、傅德陞一营、郑以金一营,会师往战。而葫芦墩人陈瑞昌亦募勇五百,愿为前锋。富家助以餉械,踊跃而进,分攻新竹。环其三门,砲及城中。徐驤所部尤奋勇。日军力守,故不陷。 初,汤兴以餉事与李烇齟齬,且互詰。帮办军务刘永福命苗绅解之,不从。前敌又告急,永福不能往,命幕僚吴彭年率黑旗兵七百名,副將李维义佐之,至彰化。景嵩请以维义援头份,而彭年亦趣赴苗栗。六月十八日,日军大队至新竹,合攻笔尖山。二十日,又由香山、头份之后夹击。徐驤力战,紫云阵没,维义败回。日军乘势攻苗栗。苗栗无城,不足守。黑旗管带袁锦\清、帮带林鸿贵皆战没。彭年收余兵,退大甲。汤兴、徐驤俱入彰化。
七月初五日,日军涉大甲溪,破葫芦墩,略台中。
史卷三十六
2024-11-13 21:57 浏览次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