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敌情第六

2024-11-13 22:27 浏览次数 5

[题解]敌情者,敌人之情状也。知之斯可以取胜。然有用间而得者,亦有因形而得者,故次于《谍间》为第六。

  48。凡两军相拒,匪我谋敌,敌亦谋我。于此不得其情而浪战,是蒙瞆也,其何以因机致胜哉?夫敌情有可得而窥者,有不可得而窥者,多方之变无穷也。

  [批评]得情即是知彼,苟不知之,真与无同。“变”字用得有味。  [原注]此言敌情当知。然其变多端,知之有难易之别,故将不可不察。蒙瞆,目不明也。

  49。是故风驰电击者,势也。火列星屯者,形也。五人为伍,极于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者,制也。三才、五行、六花、八阵者,名也。此可得而窥也。

  [批评]此“四事”乃可易见者。  [原注]此言情之可窥。风驰电击,喻其战势之速也。火列星屯,指其兵形之盛也。五人为伍,倍而积之,此古之制也。三才,在地人;五行,金木水火土,乃太公所制。六花,左右虞侯各一,左右一箱各一,左右二箱各一,其形六出,乃李靖所制。八阵有天、地、风、云、龙飞、虎翼、鸟翔、蛇蟠,乃风后所制;又有方、圆、牝、牡、冲方、罘罝、车轮、雁行,乃孙子所制;又有曲、直、锐、卦、车箱、车釭、鹅鹳、冲阵,乃吴子所制;又有洞当、中黄、龙腾、鸟翔、连衡、握奇、虎翼、折冲,乃孔明所制。此诸阵之名也。皆显于外,故可窥之,言易也。

  50。若夫合而守、分而屯者,奇正也。大营处易、小营据险者,犄角也。冥行林麓者,伏也。潜越草莽者,覆也。鼓行观兵者,将无能也。临敌易将者,兵有变也。

  [批评]此后俱难识者,故当察之。句老意精,克符孙子口气。

  [原注]自此至“非详察之不可得也”,俱是敌之情。合守分屯,如吴汉与刘尚分屯,而复潜兵合之,出谢丰之不意,非奇正而何?易,平地也;险,险阻也。二处立营,敌难攻取,非犄角而何?犄角,注见《持衡》第四篇。伏,藏也,候敌来而起击。覆,隐也,从不意而袭人。鼓行观兵,则兵势弱而不振,非将之无能而何?临敌易将,则士心愤而不服,非兵之有变而何?

  51。易衣而行、变徼而出者,用寡也。列阵以待、分道而攻者,用众也。我取其有而不较者,害之也。彼弃其有而不惜者,利之也。  [原注]因寡,故变易以示众。因众,故分列以扬威。利之所在,人所必争。观其失而不较,可以知其牵于害。观其弃而不惜,可以知其诱吾兵。

  52。强而示之弱者,致我也;弱而示之强者,畏我也。以强为强者,搏我也;以弱为弱者,误我也。铃鼓旌、衣服号令,或效吾之制者,乱我也。以是而效强兵者,弱也;以是而效弱兵者,强也。

  [原注]两军相对,除将之智勇、兵之多寡外,先当识强弱。欲诱致我,使劳倦也。弱反示强,因畏惧我,故张大也。本强而益为强之形,将震撼搏击也。本弱而益为弱之形,误我全不备也。军中辨识,惟在铃鼓旗、衣服号令,效我制同,是必战酣之际,或昏夜之时,欲出奇以乱吾军也。然效亦有二:效强必弱,效弱必强,此一定之势也。效制,如冯异变服而赤眉同之类。

  53。鸣鼓树帜于林谷,扬尘聚烟于山野者,疑也,非所以为战也,所以走我而彼亦不来也。设是而后至者,虚也;设是而诱我之至者,实也。

  [原注]兵不离于虚实,而虚实乃起疑之方。故善用疑者胜,善识疑者不败。林谷山野,作为可疑之形者,无非引人之进、阻人之退。然欲知其虚实,亦观于彼之后至与诱我之至而已。盖彼不至,是其虚而设此疑我也。诱我至,是彼之实而故设伏伺击也。设疑,如晋侯山泽而疏阵,汉高张旗帜于山上之类。

  54。激我射而不发者,尽吾矢也;激我战而不出者,惰吾气也。两军相薄,势如风雨,我进而敌不动者,恃其有弓弩、石也;我退而敌亦不追者,惧吾有奇伏或诱或劫而中伤之也。

  [原注]杀人于百步之外者,弓矢之利,矢尽则无以及远。临敌有必克之功者,士卒之气,气惰则难以直前。薄,逼近也。相逼如风雨之骤,危急存亡际也,敌非恃弓弩、石,何以我进而不动?非虑诱劫中伤,何以我退而不追?,与同,机石也。诱,未败佯退而诱之入伏也。劫,引其来追而令别兵劫之也。中伤,不以正胜而阴用奇以中伤之也。

  55。凡此皆敌之情,非详察之不可得也。

  [原注]此通结上文言。凡此二十四事,皆敌情之所在。隐微而难知者,必须详察得之,斯可胜也。  56。故我进而敌亦进者,战;我退而敌亦退者,散;我退而敌进者,或伏吾前;我进而敌退者,当防其奸。是以败而乱行,分兵逐之;败而不乱,敛兵勿追;未败而逃,勿为所欺;既败而复,必谨察之。此敌之情,胜败之机也。

  [原注]上言敌情未尽,此又概举其进退之故也。两进必战,两退必散,乃自然之势,人所易见。若我退敌进,恐吾之前有伏兵将夹击也;我进而敌退,恐其佯走诱我,故当防也。与上“我退而敌不追”互相发。同败也,而有乱不乱者。乱为真败当逐,而不乱者伪也,故勿可追,追则恐堕其计也。未败而先逃,必有伏兵伺我;既败而复来,必有报怨私谋,一为所欺而不察,则将入其伏而昧于应矣。此亦敌之情,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其机可不慎乎!

  57。如得敌情,乘而勿失。不得其情,形之乃知。能形敌而得其情者,兵之妙也。

  [原注]承上言得敌情有可胜之机,则当乘以速进而不可失。若未得情,必以我之虚实强弱形之,乃为可知。夫敌情亦难得,而得之由于形之,则形敌诚兵家之妙用也。  58。夫敌不示我以情,亦犹我不以情示敌也。故兵之所忌者,未必其可畏;而可畏者,或出于所忌之外。兵之所忽者,未必其可易;而可易者,或出于所忽之中。苟能真知可畏与可易,然后可以语敌矣。

  [批评]忌、畏、忽、易四字,说透兵家之状。

  [原注]此总一篇之意而结之。言用兵以得敌情为要,而敌情实隐微而不露。所忌,敌之情为我所忌也。畏,我因忌而生惧心也。所忽,敌之情我可忽之也。易,我因忽而生轻心也。夫人忌者必畏,而又未必可畏,或出于忌之外,则当无所不畏。忽者必易,而又未必可易,或出于忽之中,则当深戒夫易。果能于忌中而知不足畏,于忽中而知不当易,常畏而不易焉。是敌虽欲隐其情,吾知无隙之可投,情终为我所得,而胜之必矣。故可语云者,许之之辞也。